top of page

考上律師夢想成真

劉兆珮(南臺財法所94~97)

102年考取律師

 

      我大學念的是輔大法律系,94年考入南臺財法所,那時候覺得所上最大的特色就是課程比起其他學校法研所更為多元,諸如國際經貿法類、智慧財產法類、金融企業法類別等,優點是選課自由,白天班學生可以上晚上進修部的課,晚上進修部的學生也可以到白天來修課,這樣的彈性讓我可以盡情選擇有興趣的課研修,藉以了解各行業與法律結合之相關概念,老師上課內容豐富、教學活潑,傳授的並非只是書本上的知識,還常會和我們談人生道理和未來規畫,也激發了我對網路、科技法律等新領域的求知慾。特別是學長姐們在各行各業已是相當優秀的專業人才,又非常樂於分享;在所長的帶領下,所內氣氛歡樂融洽,對於我求學生涯以至於現在執業律師工作,無論是專業學習、人際往來都有莫大的幫助。

      我還在南臺就學時就先考取法官助理,在台南地方法院任職,畢業後因為要搬回台北,所以又再次考取板橋地方法院的法官助理,一面工作、一面念書,非常辛苦,在所長及同學不斷的鼓勵下,102年考取律師。我想用過來人的身分鼓勵學弟妹,擅用所內豐富資源,及早規劃未來工作與生涯。念法律系的出路非常廣泛,最好不要把自己侷限在考律師法官上,許多人在求學階段難以對未來規劃有清楚掌握,不過所上其實有替我們設計好不同的輔助方式,不妨和師長多聊聊,他們非常熱心,一定會根據學生自身的條件來輔導。

      若還是要以律師執業為目標:律師率取人數大增,若沒有自己的特殊法律專長,縱使考取律師執照,仍難樹立自己的特殊性來與市場大多數人區隔。所上有固定開設實務課程,邀請各方面業界成功人士教授專業知識、分享工作經驗,學弟妹可於在學期間,多涉略不同面向的實務資訊,找出自己的興趣或較擅長哪一方面的案件。

      若以公職人員為目標:因各項考科錄取人數日趨減少,困難度相對提升,每項考試內容有基本考科與較特殊的考科,準備方式應有所不同,建議可先就共同之基本科目打好基礎,所內亦有開設此類課程,很多講師都有補習班教學經驗,對參加考試很有幫助,同學可參與旁聽並同時請益師長以了解工作內容,真正有目的想法後,再針對特殊考科作準備,當可提高效率,早日考取。

      若係以成為優秀公司法務人員為目標:公司法務最重要的是英文外語能力,所上把法律英文列為必修科目,並且還細分英文契約、英文訴訟文書、英美法相關資料搜尋整理技巧及如何擔任稱職的英文法務人員等課程,英文法務課程規劃完善,均為從事法務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

      若未來係以出國深造為目標:因南臺有與國際上多所知名院校合作為姊妹校,並有提供獎助學金。建議除了參加學校的語言加強班或補習來增強自我外語能力外,也可以和學校的國際事務處保持密切聯繫,瞭解學校或所上有何資源可供利用,以便及早計畫。

      到南臺財法所念書,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捩點,從求學期間到工作到職業,我的工作能力以及人生觀都在這裡一點一滴累積,祝福大家也都能在所上有所收穫。

 

提升個人附加價值

李沛宸(南臺財法所96~98)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法律研究員

 

      在96年進入財法所就讀、98年畢業的校友李沛宸,大學畢業於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管系,現在任職於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擔任法律研究員,主要負責臺灣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制度(TPIPAS)計畫執行與推動,包括負責TPIPAS廣宣活動辦理、媒體露出規劃;擔任制度專業人員培訓課程講師及制度驗證人員,必須至申請制度驗證廠商進行個資驗證。

      「雖然我大學讀的是企管,但是在財法所就讀期間我仍不斷充實自我,不但參加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所開設之『智慧財產專業人員培訓班』 (TIPA)課程,也完成TQC共14張證照的考取,肯定個人電腦技能及人事、秘書、企銷等專業能力,並取得勞委會會計事務丙級證照、經濟部『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IPS)導入師及自評師、經濟部『臺灣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制度』(TPIPAS)管理師及內評師資格等。將企業管理與法律相結合,不僅讓我在邏輯的思考上更為綿密完整,也幫助我在工作上更具專業競爭力。吾人深知所面臨的社會環境變遷越來越快速,競爭對手多,壓力也越來越大,若不盡力提升個人附加價值及能力,將漸漸被社會所淘汰。」

      在財法所就讀期間,透過協助張瑞星所長執行教育部娛樂法計畫、中小學法治教育計畫,以及每年舉辦法學名家講座及研討會等各類活動的經驗,不僅讓我的研究所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同時,也讓我累積了各式各樣辦理活動及從無到有的「孕育」能量;而這樣的能量,造就了後來進入資策會科法所工作的機會,也讓我在目前任職之工作上有所發揮。過程中,我體認到所謂的「學習」,隱含在大大小小的事務中,不只是單純課業上知識的獲取,日常中所有一切經驗的累積與互動,也會讓我們有不同的獲得;這樣的獲得,會讓人生有不同的體驗;而這些體驗,往往遠勝於物質所帶來的效益。學弟妹們如果有機會參與所上的各式活動,不妨把握每一次的學習機會,讓自己在課業之外仍能有所成長。

      雖然畢業已經有一段時間,但財經法律研究所對我而言,如同是第二個「家」,和師長、同學、學弟妹之間的相處,除了可以如家人一樣的彼此關心、共享喜怒哀樂外,還可以一同扶持、成長與學習。每年我們幾個校友只要知道所上有辦理活動,只要時間許可,一定都會相約回到所上幫忙,看著所上的成長,看著學弟妹的努力,我們也都會感到驕傲與欣慰。     

拓展人際關係

柯憲輝(102碩專班)

台灣神隆公司研發管理處專案經理

 

不斷進修學習的慾望   

      由於本身的學經歷皆是化工領域,多年前完成化學工程碩士學位,雖然這些學經歷對工作有所加分,生活與職場也趨於穩定,但自己卻一直有著不斷進修學習的慾望。先前在補習班上過法律相關的課程,也考過司法特考,因此對於法律有相當的興趣,但因為考試的錄取名額大幅縮減加上工作時間很難配合而暫時放棄;如今有此機會利用下班之餘回到學校進修,無論對工作、生活的幫助或是規劃未來重回國家考試殿堂,都著實往前跨了一大步。再者,由於工作內容與專利及工程法務領域相關,未來希望能朝著這些領域邁進,此亦有賴目前對於法學的進修學習方能成就。

學雜費不是學分費計,是吃到飽一口價   

      在職場上也不是新鮮人,對於選擇國立或私立學校並不是首要的考量,南臺的師資、教學和產業發展趨勢都能互相連結,實務化的教學能讓我學以致用。加上學雜費是吃到飽的全包式,要修多少課都是一個價錢,和大部分學校是以學分計算學雜費有很大差別。衡量之下,法研所的首選為南臺,現階段星期一到五晚上上課的時間也能完全配合,與上班不會衝突。

希望拓展人際關係   

      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著重於財經及文創法,因為自己是工科背景,對於財經領域,希望能夠多多學習充實,不要連股票都不會玩或什麼是財報都聽不懂,所上給的財經類學分非常充實,剛好可以補足我這方面的欠缺。我自己對於在所上的求學目標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希望熟悉基礎法學,由於先前在補習班上過一段時間的法律課程,這部分都還能夠勝任;第二階段是希望拓展人際關係,財法所的學生成員來自各行各業,不乏企業的高階主管、業界專家,未必要花很貴的學費去EMBA學喝紅酒或打高爾夫球,我認為財法所的人際社交網絡對我的未來是相當有幫助的,這也是財法所碩專班的特色之一。

很融洽的大家庭   

      財法所給人很輕鬆、很融洽大家庭的感覺,不太像一些學校可能比較會有派系或階級的關係,在這裡所長的帶領之下,無論是老師對老師或老師對學生都相處得非常融洽。相信,在快樂的環境學習,必能加速提升效率。

態度決定高度   

      進入職場已經有一段時間,職場的磨練讓我深深期許年輕學子應該在求學過程中就要開始培養競爭力,才能在就業後與大環境對抗,千萬不要把大學輕鬆過生活的陋習帶到研究所,這樣勢必無法適應未來出社會的壓力,建議學弟妹在心態上要稍做調整,現在就要開始慢慢累積未來的能量。另外,外文能力已經是職場上的必備品,而擁有多少證照也成為決定職場成功的要件,雖不能說是免死金牌,卻是能夠加分的地方。時代的轉變越來越快,已經不只是學習第二專長這麼簡單,除了態度決定高度之外,多元化的學習以及跨領域的專長,才是職場上的不敗要因。

 

最有效率的學習

郭垣男(100碩專班)

南山人壽保險業務部經理

 

      我專科時期是念南臺電機系,畢業退伍後就進入了職場,在南山人壽服務至今已經20年了。這份工作雖與金融息息相關,可是公司訓練我們的只是片段,並無法看見經濟和金融的全貌。我重覆思考著甚麼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在眾多學習管道的考量下,我認為學校還是最能獲得立竿見影效果且經濟負擔又輕的途徑,因此多年前再重回南臺科大就讀財務金融系,並進一步取得財務金融的碩士。我總認為,當感覺人生中缺少甚麼時,就要去尋找下一個學習的目標。有了財金的知識,卻發現金融界有很多法律遵循,其實進一步了解後才知道有些只是保險公司的內規,並不是政府所公布的法令。在對法不了解的情況之下,任由公司施行一個不是正當的法律,也開始覺得不恰當,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再度回到財法所繼續進修法律的原因。這種「三明治教育」的好處在於,你很清楚知道下一個階段的研習是為了彌補現階段職場上的不足,所以在學習的態度上會更加付出、認真,也會很清楚知道你的目標和方向,這樣的學習也是最有效果的。

      因為大學念的不是法律系,與我工作相關的法律課程,例如:民法、刑法、保險法、公司法等,這部分所上安排得很好,幾乎都由有實務經驗的律師授課,因此除了法律的學理外,也能逐漸熟悉實務的運作;很多人會擔心法律不好念,其實只要有心想學習法律,就算沒有法律背景也不用擔心銜接不上的問題,所上的課程安排是循序漸進的。

以我個人為例,專科是電機跳到大學財務金融再跳到研究所法律的課程,這三個階段是很跳Tone的,但仔細思考,其實這些都和邏輯有關。念理工時,演算公式教導我們的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而財務金融所傳授的,例如在經濟學理論中所呈現的公式是有可能錯的,老師告訴我們,錯了就再修正就好,這在當時讓我很困惑,先前讀理工時,我所認知的是,只要公式結果呈現錯誤時,機器是會故障或爆炸的,但由於財務金融是以統計學所計算出來的大樹法則,因為有可能錯誤,所以需要我們去修正;來到財法所後,更令我困惑,因為法律的領域當中更沒有真正的標準答案,解決爭議的方式有很多說法,不管是甚麼學說,只要論點夠明確且有力的話,未來就可能會成為一個學說或實務的作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必須拋下以往在理工所學的固定思維,當然我認為理工的邏輯是嚴謹的,這也對於我在財法所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課程以外,班上15位同學,每位都學有專精,例如:銀行的襄理、企業的秘書、也有同行的主管,在與這些同學一起進修的過程中,也在他們身上學習到各種本質上的專長,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這是除了學習法律知識以外更大的收穫所在。

      先前一直以為念法律的人是很嚴謹、很嚴肅的,進來財法所之後,才發現這裡是如此的活潑,完全顛覆了以往的觀感,也在活潑的所長帶領下,成就教授團隊理論實務並重的教學模式及舒適優雅的學習環境,這裡是個很棒的學習殿堂,讓我有更想進一步求知的欲望。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蔡明賢(102碩專班)

臺南地方法院家事庭司法事務官

 

      從踏入職場以來,不論是辦理強制執行業務、民事調解業務或是家事調解業務,都是在處理與人有關之業務,要時常與人接觸,總會感覺自身能力及生活或專業常識不足;再者,目前所從事的家事調解業務,講究跨領域專業性(即法律、心理、社會工作等多領域),亦讓自己有感專業知能嚴重不足。在這諸多因素下,使我想要加強本身法律專業及其他領域之知識,因而讓我想要繼續進修;除此之外,本著唯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的理念,繼續進修學位亦能使自己不斷學習,可謂一舉多得,因此會想要就讀研究所。

      因為我本身是法律系畢業,已經歷經四年傳統法律教育養成,再加上大學時有選修一些財經類法律學科,覺得很有趣,因此想要找一個不是傳統的法律研究所。至於為何會選擇就讀南臺,有下列因素考量:1. 距離因素:因為南臺科技大學在臺南,本身也在臺南工作,距離不會太遠,不用時常長途奔波;2. 類別因素:由於白天要上班,因此選擇有開設在職專班的學校;3. 時間因素:我比較希望平時晚上上課,這樣可以善用晚上時間,假日也才能有時間休息,時間連貫做事比較有效率,而南臺財經法律研究所正好是平時晚上上課,符合我的需求。4. 專業因素:由於本所強調學以致用,將所學與實務結合,這樣的宗旨深得我的喜愛;除此之外,師資陣容中也有聘請很多實務界律師及相關專業人員,落實學術與實務之結合,這也是對於從事實務工作者的我所深表認同之處。

      選擇就讀在職專班除了想要再精進自身的法學素養外,還想要多瞭解其他專業領域之實務運作模式,以便將來工作上能有用處。就讀南臺財法所的第一學期,所修習的領域不僅多元,諸如娛樂法、企業管理實務、證券市場、英美法導論等課程,授課內容更讓我的視野開闊許多,所上也開設許多實務課程,諸如上學期的訴狀寫作實務、本學期的契約寫作實務、國際談判實務等課程,皆在培養學生學以致用之能力,具有潛移默化之功效;在這裡所學到的知識,遠超乎當初的預期,讓我受益良多,更讓我覺得我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在職專班有一個特色,就是學生來自各行各業,在與班上同學或學長姊一起上課時,每個人都會基於自身的生活經驗或專業知識提供不同思維,下課時更會互相交流,無形中增長了自身的視野,也學習到從不同觀點切入問題的能力,這是一般教科書所學不到的『社會經驗學』,算是除了專業能力以外的另類收穫。課業之外,南臺財法所也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讓人在課業之餘,也能感受到歡樂的氣氛。所上老師在上課時,總會提供一些不同的思維讓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能夠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亦會教導學生為人處事應有的態度。所長與學生之間沒有距離隔閡,所長也樂於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因為所長的熱情,使我會想要常到所辦串門子,也因為這樣使我多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多交朋友對於未來大有幫助。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馬拉松比賽賽前要不斷練習,比賽時要全力以赴以爭取佳績,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平時要不斷的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機會來時不僅要把握,更要能學以致用。法律是社會科學,非死板板地背誦冰冷的法條,要理解其中的真意,並運作法條,才能理解法律的真諦。現今日常生活事事都和法律息息相關,懂法是一種趨勢,也才能保障自身的權益,若能善用法律,也能幫助別人解決爭端。唸研究所非在乎成績高低,而重在所學對未來有所幫助,要多嘗試其他領域之課程,多培養一技之長,以免有書到用時方恨少之憾。勉勵同學或學弟妹,不論是學習或是準備考試都重在決心,不輕言放棄,如此才容易達到自己的目標;再者,學習或是準備考試最忌諱藉口,藉口會讓人停滯不前,凡事起頭難,踏出了第一步,才會有接下來的幾步,不要讓藉口打敗了自己。

 

 

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歡迎您加入

TEL: 06-2533131 #5400&5401

FAX: 06-3010006

地址: 台南市永康區南台街一號

Email: ifelaw@mail.stust.edu.tw 

© 2015 by Law@STUST.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 Facebook Classic
bottom of page